首页 > 快讯 > 最合理的2018考研时间安排

最合理的2018考研时间安排

更新:2025-03-18 21:51:08 来源:好学网

2018年研究生考试复习已经吹响了号角。 2018年考研备考日历呈现给考生,并标注关键时间节点,供考生规划复习参考。由于在职研究生考试也纳入统一考试,准备在职研究生考试的考生也可以看一下。

2017年

1月至2月收集信息和材料

1月期末考试后、寒假前,考生可以上网了解2017年考试题型。还可以向往年考生咨询考试重点、难点,形成对试题的宏观印象。一般来说,英语、政治、数学这三门公共课网上原创题的可能性较大,考生更容易找到。关于专业课考试的题型,考生可以咨询学长学姐。

2月寒假期间,考生可以收集学习考试信息,了解学习考试变化及相关政策。考生应征求有过考试经历的人的意见并收集备考材料。考生在寒假期间应尽早进入备考状态,形成备考惯性,这样才能在后期备考中事半功倍。

3-4 院校及专业初选

3月份开学后的两个月里,考生要处理好上课和备考的关系。他们不仅要继续完成学业,还要花时间准备考试,充分了解院校和专业信息,初步确定自己的学习和考试目标。

院校和专业的选择是学习和考试的关键部分。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将使考试准备更加容易。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学校所在城市、专业发展、就业前景等因素做出决定。

一般来说,提前确定专业方向和院校有利于学习和复习。因为有学校自选科目,考生可以尽快确定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专业课的复习也会更有针对性。

第一轮审核于5-6月开始

5月份,第一轮审核开始。考生一定要打好基础,扎扎实实地看书。

公开课包括政治、英语和数学三门科目的复习。很多考生觉得公共课的成绩比专业课低,所以在复习公共课上并没有花太多的精力。然而,往年,考生经常因为公共课程未及格而失败。因此,考生要重视公共课程的复习,打牢基础。

在复习专业课程时,要密切关注所申请院校的专业课程方向。考生可以登录学校网站搜索往年的备考书籍,也可以借用在读研究生的备考资料,总结形成自己的笔记。

六月份,在校生要准备期末考试,但也不能完全放弃学习和复习。暑假到来之前,考生可以制定备考计划,包括是在学校备考还是在家备考,是自学还是报辅导班。

7月至8月进入第二轮评审

很多去过的人在总结备考经验时表示:“放暑假的人一定要复习备考”。暑假是第二轮备考,也是考生差距容易拉大的阶段。考生要克服酷暑,通过专项突破弥补“短板”,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复习计划,保持节奏。同时,考生也要预防“灵魂中暑”,不能因为天气炎热而懈怠。这段时间的复习对考生的身心都是一次很大的考验。考生每天要制定计划并严格执行。

此外,考生还可以参加辅导班,通过定期上课控制复习进度,听取老师的指导。课后,考生要及时整理、消化知识,有效掌握。考生还可以在暑假期间找到志同道合的研究人员一起复习、互相鼓励。

教学大纲于9月至10月发布,应届毕业生可预注册。

9月份,各招生单位将印发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考生可以通过此了解所报考院校的最新政策。教育部将公布2018年全国硕士学位招生管理规定和招生考试公告,并确定预审时间、预审科目、报考要求等,考生应仔细阅读报考要求。省级招生管理机构、招生单位、报名中心发布网上报名公告。应届毕业生可登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网上报名平台进行预注册。

政治、英语、数学的考试大纲一般都会在本月陆续发布。考生不仅要认真学习最新的研究生招生政策和公共课程教学大纲,还要关注院校网站上公布的研究生招生信息,查看所申请专业的最新信息,并做好相应的复习和准备。

十月国庆期间,是考生考前最后一次集中复习的时间。考生应提前制定复习计划,总结、梳理、查漏补缺,开始专业课的强化复习。考生应查阅招生机构的考试大纲,分析历年试题。

与此同时,研究生考试正式报名开始。符合条件的考生可登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网上报名平台,完成网上报名和缴费。考生在选择报考地点时,应仔细阅读网上报名公告,了解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招生单位、报考地点的相关要求;如有疑问,请电话联系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招生单位、报名点。单击确认。

11月至12月进行现场确认及初审

研考现场确认将于11月份进行,时间由各省级教育考试管理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名组织情况确定并公布。现场确认时,考生需提交居民身份证、学历证明(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及网上报名号,由工作人员核实在登记点。现场确认时,各考点将采集考生影像信息。

12月中下旬,考生可凭网上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燕赵网下载准考证并用A4复印纸打印。门票正反面不得涂改。参加考试时,考生须持准考证、居民身份证在规定时间进入考场,坐在指定座位上。考试地点由报名中心指定。考生可在考试前一天前往考试地点,了解考场内的相关注意事项。

第一次测试前的这段时间,也是第三轮冲刺复习期。考生除了反复学习往年的试题外,还需要进行模拟练习,检查知识点差距,预估答题时间,以便在学习和考试时更加合理地分配时间。随着考试临近,考生要注意调整心态,不要因焦虑、恐慌等情绪而放弃考试。考生也要做好计划,不熬夜学习,不放任不管,根据考试时间调整自己的作息和饮食习惯。

根据2017年安排,研究考试将于12月下旬举行。考生要坚定信心,积极参加考试。

2018年

一月考试后调整,度过窗口期

很多考生都会焦急地等待一月份的成绩公布,日子过得很艰难。 “等待”是一种对期望目标的期待状态,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但当这种希望达到“折磨”的程度时,就变成了“等待的焦虑”。

焦虑是一种正常现象。毕竟,结果对于候选人来说非常重要。但考生也要学会冷静,因为无论多么着急,到那时结果才会揭晓。着急是没有用的,只会让自己情绪低落。知道了这一点,考生就会慢慢地、平静地等待结果。

心理学上有句谚语:“你之所以焦虑,是因为你还有时间焦虑”。 “等待的焦虑”会让考生感觉时间停滞了,这种错觉会进一步加剧焦虑。终日忙碌的人,遨游在书山、文学海洋的人,不会感到空虚和难以忍受。因此,无论考生对初试成绩的估计如何,都应该让自己忙碌起来,积极准备复试。同时,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做好准备,这样才能打破“等待的焦虑”。

2月份查看成绩,准备复试

寒假适度休息后,考生应立即开始准备复试。

初审结果一般从2月中旬开始公布。考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省级招生管理机构或招生单位公布的热线电话查询考试成绩。

3-4月复试调整准备

独立指定院校将于3月份陆续公布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此后,自主指定院校将开始组织复试。考生须提前了解招生单位和招生院校公布的复试时间、地点和具体安排,积极做好复试准备。

教育部还将公布全国初试成绩的基本要求。此后,非独立学院的复试和网上调整将启动。考生应提前详细了解历年调整流程、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并及时关注燕赵网调整服务系统开通时间,抢占调整时机。

【2018年考研最合理的时间安排】相关文章:

江南大学2017年寒假安排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2017年寒假时间安排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2017年寒假安排表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寒假时间安排

吉林大学2017年元旦放假安排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寒假安排

海南大学2017年元旦放假安排

郑州大学2017年寒假时间安排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7年寒假时间安排

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寒假时间安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