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一报告指出女童受教意愿比男童高 却难享平等受教育机会

一报告指出女童受教意愿比男童高 却难享平等受教育机会

更新:2025-03-23 20:11:52 来源:好学网

在中国,女童在教育和发展的诸多方面都面临着诸多困难。近日,有报告指出,女孩比男孩有更高的受教育意愿,但她们却很难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两者相比,女生辍学较早,且大多属于被动辍学。该报告主要呼吁制定保护女童权利的特殊政策。接下来,大家不妨跟随小编的脚步,看看一份报告的内容分析,该报告指出,女生比男生有更高的受教育意愿,但很难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

近日,首份关注中国女童权利状况的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中国女孩比男孩有更高的学业期望和学习热情,但她们很难享受与男孩平等的教育机会;女孩辍学较早,更容易受到家庭贫困和早婚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弱势女孩,尤其是留守女孩、残疾女孩和贫困女孩,更容易受到性别不平等的影响。

该研究题为《2015年中国女童教育与发展需求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合作完成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研究所。此次调查在山西、河南、新疆、四川、云南等5个省份发放并回收问卷1400份。它还对60名女孩进行了深入访谈,并结合了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第三阶段的儿童数据。

卫平女权组织创始人冯媛表示,这份报告仅针对女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这种做法在过去并不多见,有望引起公众对女童问题的关注。

女孩辍学较早,大多是被动的

在中国,女童在教育和发展的诸多方面都面临着诸多困难。 《报告》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职业发展、心理健康等六个方面调查了中国女生的发展现状和需求,发现虽然中国女生比男生表现出更高的学业期望和学习热情,但很难使他们享有与男孩平等的教育机会。

《报告》指出,在学校教育方面,女童没有与男童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调查发现,中国女生的辍学高峰出现在小学三至六年级,早于男生初三的辍学高峰。

从辍学原因来看,中国女孩受家庭经济条件影响较大。受访者中,38.89%的女童因家庭贫困而辍学;而男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是“不喜欢学习,自愿辍学”,占男生辍学原因的38.13%。

在家庭教育方面,由于“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中国女孩也处于劣势。 《报告》显示,首次生育女孩的家庭更有可能选择继续生育;超过30%的女孩要承担家务劳动,而只有不到20%的男孩要做家务,而且女孩做家务的时间也更长。

国际计划(中国)项目支持总监张红满认为,女孩承担的家务仍然阻碍性别平等。一项涉及16个国家的调查发现,10%的5-14岁女孩每周要做家务活超过28小时,占用了她们的学习时间。

10月13日,计划国际还发布了《2015年世界女童状况报告——女童权利:未竟事业》(以下简称《世界女童报告》)。报告显示,侵犯女童权利的现象在国际上同样普遍。在接受调查的四个国家的4,219 名女孩中,只有37% 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拥有与男孩相同的机会。女孩在强迫婚姻和早婚中面临的暴力很常见,68% 的受访者表示,早婚的女性更有可能遭受家庭暴力。

此外,大多数女孩表示,她们对自己的命运没有太多发言权;需要学习更多知识,避免早婚早孕;他们也缺乏勇敢表达自己想法的自信。根据《世界女童报告》,截至2015年底,只有48%的国家在中等教育中实现了性别平等。

张红曼指出,教育机会不平等是性别歧视的基础和关键问题。她说,虽然男生和女生的辍学率都比较高,但原因不同;女孩因客观原因被迫辍学的可能性更大,而男孩则多因主观原因被迫辍学。

报告呼吁制定特殊政策保护女童权利

参与《报告》实地调查的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儿童福利研究中心主任高玉荣指出,中国目前没有针对女童保护的特殊政策支持。现有政策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有需要的女孩和她们的母亲常常面临无处可去的困境。高玉蓉呼吁,保护女童权益迫切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

冯媛说,“我希望国家在政策上能有更多的性别视角。因为现实中,女孩的权利往往更容易受到侵犯,需要更多的保护。这样的侵犯还包括间接侵犯,比如性别刻板印象等。”对女孩权利的限制。”

关于女童受教育权保障,《报告》建议,应加强对“小学至初中”阶段女童的教育支持,学校和公益组织应建立相应的应对机制,及时提供保障。向面临辍学风险和有特殊困难的女孩提供援助。对贫困女童给予资金支持,更加关注留守女童,采取个案干预机制。

在课题组采访的案例中,女孩“养母生弟弟”、主动做家务的现象并不少见。有的女孩甚至愿意为了弟弟放弃受教育的机会,或者辍学结婚换取彩礼,让母亲能有一个弟弟。在没有父母照顾的家庭中,有的女孩身为姐姐,主动辍学,承担起照顾弟弟的责任。

尽管如此,调查显示,女孩仍然表现出较高的教育期望和学习热情。而且,女生的职业理想也更加务实,第一理想职业是教师。

《报告》建议,制定专门政策,支持贫困边远地区定向招聘和配置女教师,吸引女童入学;因地制宜地对女童进行职业培训,对年龄较大、愿意就业的女童进行技能培训。高玉蓉举例说,可以用特殊的政策和制度,鼓励当地女孩当教师,反哺农村,形成良性循环。

因此,针对一份报告称女孩比男孩有更高的受教育意愿,但无法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我们希望这能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报告指出女孩比男孩更愿意接受教育,但难以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相关文章:

北京大学医学部2017年元旦放假安排

北京大学生校外就业实习平台新增两个专业

中考到底要改革什么?

北京大学2017年寒假时间安排

雅思备考:听力如何事半功倍?

北京迷笛音乐学校—爵士唱专业

北大校园文化(图)

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元旦放假安排

公务员专访:别让浮躁感染文化“涅槃重生”

河南:逐步完善普通高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相关阅读